物理学是贵州大学历史最悠久的学科之一,自1942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此后历经多次学科调整和重组,在2016年依托物理学科成立物理学院。物理学科自1985年开始招收“理论物理”硕士研究生,2001年获“理论物理”二级学科硕士授予权、2006获“凝聚态物理”、“光学”二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及“理论物理”省级重点学科,2010年获“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物理学”一级学科成为贵州省特色重点学科,在2017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上榜,2018年成为贵州省区域一流学科,2021年获“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22年“物理学”本科专业获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大学物理”获国家级一流课程。
贵州大学物理学院的“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主要有“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和“理论与实测天体物理”等研究方向,年均招收博士研究生6名、硕士研究生50余名。学科现有“光电子技术及应用”省级重点实验室、天文学和光子技术两个省级创新人才团队、“中科院国家天文台·贵州大学天文联合研究中心”、“贵州省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物理专业实验室,实验室面积4000多平方米,实验设备价值5000多万元。学院十分重视并积极推进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科教协同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中科院近代物理所联合开办“杨澄中菁英班”,联合培养本科生。此外,学院还拥有贵州省科普教育基地,开展天文科学普及和教育工作。
作为省内物理人才培养的领航者,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平台先进,研究成果显著。学院拥有一支经验丰富,学术造诣深厚,职称、学缘、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专任教师63人,其中贵州省省管专家3人、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津贴专家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青年人才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中组部和中科院“西部之光”人才4人、宝钢优秀教师奖3人、贵州省“金师”2人,贵州省高教工委“优秀共产党员”2人,贵州省“百”层次人才3人、优秀青年科技人才5 人、“千”层次人才3人,贵州大学特岗教师1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9人、硕士学位的教师20人,教授 17人、副教授(高级实验师)23人,博士生导师13人、硕士生导师35人。
学科瞄准前沿与区域战略,结合FAST、大数据、贵州国防和航空航天基地等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科普服务,形成了理论物理有深度、光学研究有影响、天体物理有特色的学科格局,可直接为FAST、大数据、东盟人才合作等服务。研究成果曾先后获贵州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以及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和其它省部级奖励10余项。近五年,学科团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7项(含重点项目1项),国家重大专项1项,教育部或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3项和省部级项目20项,发表SCI论文近300篇,授权专利近30件,人均科研经费40多万元。
贵州大学物理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已经成为贵州省物理和天文学科专门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和摇篮,形成了“立德树人、教研并重,为人师表、敬业奉献,勤学善思、全面发展”的浓厚氛围,通过“杨澄中菁英班”等科教融合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怀抱梦想来此的学子,成长为未来科学之星。近三年,有近50%的毕业生被输送到中科院研究所、国家天文台、以及知名985、211高校深造。以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发表SCI/EI论文180余篇,紧密围绕前沿科技与地区发展战略,物理学科与FAST、大数据技术及贵州国防、航空航天产业紧密结合,毕业生就业率高达85%以上,年终就业率更是逼近99%,为国家输送了大批的优秀人才,为前沿科学研究和重点产业发展贡献着青春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