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功率谱叠加方法,我院研究生戴印丰在球状星团M15中识别并发现一颗 隐藏在已知信号中的新毫秒脉冲星M15O (PSR J2129+1210O)
近期,贵州大学物理学院张立云教授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潘之辰、钱磊副研究员合作,利用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望远镜在球状星团M15 (NGC7078) 中发现一颗孤立毫秒脉冲星M15O (又称为PSR J2129+1210O),其自转周期约为11.06687 ms,色散量约为67.44 pc cm−3(见图一)。这个脉冲星信号和已知脉冲星的谐波信号具有非常相似的周期,使用我们自己的方法被成功识别。相关科研成果已在SCI期刊RAA(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上发表;RAA就这一工作作相应的新闻报道。 图一:新发现毫秒脉冲星M15O 的PRESTO 折叠图,分别是包含了已知 脉冲星信号和剔除已知脉冲星信号的结果M15O 发现的关键在于功率谱的分析。因其自转周期非常接近先前已知的脉冲星M15A 的10次谐波(约11.06647 ms),这使得 M15O 多年前已出现在数据处理结果中但是一直被遗漏。在功率谱上,它和 M15A 的谐波信号有明显的区别(见图二)。在叠加了约 44 小时的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