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及相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23年版)》《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23年版)》的精神并顺应教育信息化、数智化的发展趋势,激发大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经研究决定,组织我校学生参加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物理知识竞赛,本赛事不属于《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竞赛目录》榜单赛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报名信息
(一)参赛对象
我校在籍本科生,不限专业背景。
(二)竞赛形式
竞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皆采取线上形式。
初赛、复赛允许参赛者在任何地点通过“九斗”App-竞赛系统参加,需使用手机登录“九斗”App,并在主办方规定的比赛时间内参加线上竞赛。
决赛需于考试当天提前30分钟登录考试系统进行身份验证。参赛形式与初赛、复赛一致。
请考生确保考试环境安静、光线充足,整个竞赛过程中将全程不定时进行视频抓拍,以确保考试的公正性。任何违规行为一经查实,将立即取消获奖资格,并向所在学校通报。
(三)竞赛时间
报名:2025年10月24日-11月27日19:00截止。
赛前模拟时间:2025年11月17日-11月26日。
初赛:2025年11月27日20:00线上进行,考试时长45分钟。
复赛:2025年12月4日20:00线上进行,考试时长60分钟。
决赛:2025年12月13日10:00线上进行,考试时长60分钟。
三、赛题范围与题型
(一)初赛和复赛
1.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
2.出题范围:重点对“力学”“振动和波”“热学”“电磁学”“光学”五个大类的知识点进行考察,“狭义相对论力学”“量子物理基础”这两大类知识点只作为补充考察,“分子与固体”“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天体物理与宇宙学”这三个大类的知识点在本次竞赛中不作考察;试题重点为定义、定理等基础性知识问题,以及技巧性计算,题目难度适中。
(二)决赛
1.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
2.出题范围:针对大学物理课程的全部内容进行考察,涉及内容广泛,有10~20个创新类题目;选题重点为计算型客观题,考察基础性知识,但综合性较强,题目难度较大。
(三)赛题创新
本届赛事首次引入AI防作弊机制,创造性地用优化题干设计、干扰题目信息扫描和转换题目信息载体等方式设计了AI防作弊机制。
四、组别设置
竞赛设置物理类专业组;非物理类工科专业组;农、林、医、文科专业组三个组别。初赛、复赛阶段按赛区、组别排名晋级,决赛统一排名。
五、联系方式
1.请参赛同学及时加入QQ群:934074912,后续参赛事宜将在群内发布。

2.物理学院联系人:景老师 15286045516
教务处联系人:曾老师、刘老师 0851-88126129
贵州大学教务处
2025年11月3日

